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强调,要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为引导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凝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磅礴力量,今日起,本报开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论坛》专栏,刊发交通运输部机关各司局和部属各单位、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和有关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署名文章,阐述如何结合实际工作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敬请关注。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政治命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明确要求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到2025年实现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必须锚定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现代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夯实重要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
深刻领会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点多、线长、面广,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治理效能不仅是确保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实支撑,也是应对各类矛盾和风险的基础保障。多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改善,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治理能力,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三主一支持”“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举措,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备、运行有效的行业制度,为推进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成为“交通大国”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也要看到,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等要求相比,交通运输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暴露出的短板弱项,亟待破解和完善。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不断增多的风险挑战,必须对标对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要求,继续深化交通运输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持续推进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不断用制度优势筑牢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确保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准确把握推进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面临新的更高要求,也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征。
一是更加注重战略性。党中央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交通运输治理必须跳出行业,更多立足全球视角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形成更加契合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定位的行业治理格局。
二是更加注重整体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化、运输服务一体化的特征日益凸显,政府、市场、社会共治的格局逐渐形成,未来行业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将进一步加强,急需加快形成跨领域、跨区域、全要素、全流程的交通运输治理格局。
三是更加注重创新性。交通运输是新技术应用、新业态发展的重要领域,未来行业治理要更多应用数字化、网络化监管手段,不断提升治理的精准性、时效性、多样性。
四是更加注重稳定性。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未来行业治理将不断接受考验,必须打造结构稳定、机制灵活、反应迅速的交通运输现代治理模式,不断增强治理的可靠性、稳定性、适应性。
以系统观念推动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
推进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重点工作,要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坚持系统观念,聚焦治理中的短板弱项,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是聚焦治理体系,在制度设计上下功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职能体系,促进跨区域、跨层级、跨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深度融合。健全综合交通法规体系,加快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领域“龙头法”和配套法规制修订。构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形成高标准的战略体系、规划体系、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等。
二是聚焦治理主体,在多方共治上下功夫。培育“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打造“有作为”的政府部门,深化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建设法治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府部门。形成“有参与感”的社会协同共治体系,完善公众参与交通治理渠道,健全交通运输公共监督机制。
三是聚焦治理模式,在新旧融合上下功夫。统筹存量和增量,推动传统和新型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统筹新旧业态发展,加快传统业态转型升级,强化新业态规范治理。统筹各类要素资源,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和技术、数据等新要素配置机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四是聚焦治理领域,在跨界协同上下功夫。注重国内外衔接,深度参与国际治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实践构建新发展格局。注重跨区域衔接,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等,形成网络化、一体化、全链条、全周期建管养运模式。注重跨方式衔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综合交通运输制度体系。